跟著文字走進西方古典音樂(組圖)
跟著文字走進西方古典音樂(組圖)編者按:作家楊照的一位朋友,上世紀90年代來祖國投資做紡織產(chǎn)業(yè),生意越做越大,可是人才越來越匱乏,幾乎想放棄。一次偶然機會,他起用了一位有音樂背景的年輕人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這是他人生最正確的一次選擇。這是什么道理?楊照分析說,“學過西方古典音樂的人,對復雜的事情,懂得如何去處理,因為西方古典音樂是人類制造出來的最復雜的聲音。我想,對一個年輕人來說,如果你儲備了比如音樂這樣10件‘無用’的東西,或許你走哪都不怕了?!辈贿^,古典音樂的浩瀚大海和高深氣勢,的確讓人有些望而卻步半島·體育官網(wǎng)。除了親身投入某一樂器的學習之外,還有很多不錯的入門書籍可以參考,他們都是由資深音樂愛好者或者音樂專業(yè)人士寫的,很適合作為渡海的扁舟,帶讀者領略古典音樂之美,進而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和他人的內(nèi)心原來是一個多么豐富壯闊的世界。
這四本書的三位作者都是以寫作為專業(yè)而不是搞音樂的,但他們都在業(yè)余學習過樂器,另外,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發(fā)燒級別的古典樂迷。
從小學習小提琴,后來又學了吉他的楊照,本名李明駿,是文學評論家和政論家。1963年生,大學歷史系畢業(yè),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。曾任《明日報》總主筆、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制作總監(jiān)、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;現(xiàn)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,并在電臺主持廣播節(jié)目。著有長篇小說《吹薩克斯風的者》、中短篇小說集《星星的末裔》等,還有散文集、文學文化評論集以及現(xiàn)代經(jīng)典細讀系列等40余種。
如果你是剛剛對古典音樂產(chǎn)生興趣、但還被那些繞口的曲名搞到眼花繚亂的人,《想樂:聆聽音符背后的美麗心靈》就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。作者分門別類,從鋼琴獨奏曲、大提琴曲、小提琴協(xié)奏曲、三重奏、交響曲、詠嘆調(diào)等多個門類當中。挑選出十來首經(jīng)典之作,以生動的語言介紹了產(chǎn)生背景、聆聽要點、分享個人感受,讀者完全可以拿來按曲買片。
辛豐年是國內(nèi)資深的音樂評論家,曾為《讀書》、《萬象》、《音樂愛好者》等雜志撰寫音樂隨筆,音樂評論著作有10多種,數(shù)十年來,他的音樂文字始終是中國古典樂迷親近西方音樂的橋梁。
辛豐年之子、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曾這樣評說自己的父親:“在他眼里,在他耳中,無一不是音樂。比如我在家中與他閑談,外面某人騎車而過,車鈴響時,辛豐年會一躍而起,到鋼琴邊按一個音,然后欣慰地說,是高音C5,相當準(或不準)。就連音樂辭典他也會看得津津有味。1980版的《格羅夫音樂大辭典》,20卷,2000萬言,辛豐年就像卞之琳《白螺殼》中的那條銀魚,從A一直穿到Z。……某些辭條還不止讀了一遍?!鄙踔猎谛霖S年去世前一天,當家人播放《薔薇處處開》等幾首老歌給他聽,他還像初次聽到一般,歡喜贊嘆:“想不到我臨死前還能聽到這么美的音樂?!?/p>
辛豐年對鋼琴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—63歲時,他開始立志自學鋼琴,通過鋼琴來觸摸和感受音樂?!朵撉傥幕?00年》這本小冊子,雖然小巧輕薄,但是內(nèi)容極其翔實扎實,簡直就是一部“鋼琴簡史”—從鋼琴的產(chǎn)生、構造、生產(chǎn)、消費、教學,說到作曲家與鋼琴、演奏家與鋼琴、鋼琴樂話,甚至還有中文資料書目。對于一本1995年出版定價只有6.80元的書(還不到一個漢堡的價格)來說,這實在是極度超值的知識享受。
《樂迷閑話》則從鋼琴、小提琴、管弦樂隊、音樂家、樂譜、音樂會、唱片等角度講述知識與逸事,深入淺出,娓娓道來。
李歐梵本身是現(xiàn)代文學評論的大家,但其實他的父母都是音樂專業(yè)人士—他的父親是位指揮,和馬友友的父親是解放前南京中央大學音樂系的同學,母親則是鋼琴教師。所以李歐梵沉迷于古典音樂,樂此不疲地寫音樂評論,倒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。因為家庭背景,他在音樂領域還有了相當?shù)臏蕦I(yè)優(yōu)勢?!兑魳吩洝樊斨?,可以看出作者對于莫扎特、馬勒、肖斯塔科維奇的熱愛。比較有趣的部分包括:作者自創(chuàng)地把古典音樂和保健結合起來的心得,音樂中哪些可以提神,哪些可以消除疲勞,他都以個會來具體舉例。最有用的是其中一篇《我的唱碟入門經(jīng)》,相當實用。